快餐式台湾小吃店“我爱台妹”成立八年,在海内外已有超过30家分店,女老板扩充海外的同时,下来将在我国发展精致台湾美食市场,让国人看到“台湾不只有小吃”。
1999年从台湾来新的“我爱台妹”女老板王亭文(33岁),在美国留学时发现那里有各国美食,但独缺台式料理,萌生推广台湾美食的念头。
大学毕业后,她选择在新加坡以快餐概念售卖台湾炸鸡和奶茶等,2009年开设第一家分店,随后通过特许经营和合伙形式,逐步在海内外扩充至30家分店。我国的七家分店中,有三家由王亭文与妹妹一同经营,而售卖的食品,每种口味都由自家研发,帮忙把关的是王亭文的妈妈。
在王亭文的规划中,本地分店若继续扩充到10几家左右,其实就已经相当饱和。“每一区大概一家就够了,否则只会压缩特许经营伙伴的利益,就像找老公一样,要好好找,开分店的地点也要精挑细选。”
至于下一步,王亭文将尝试不同的餐饮概念:“我下来想尝试适合我现在年龄层的食肆,如餐馆或酒吧等,但台湾是我的一部分,而台湾有很多美食是较不为人知的,我希望以较创新的呈现方式,将这些风味引进新加坡。”
各地口味不同
每个地区有不同的口味,反映当地文化,这是挑战,但也是有趣之处。
至于海外的印尼和中国市场,虽然几年前已开设分店,但生意一直没有完全起飞。王亭文说:“我们在中国从广州开始,但那里多吃蒸煮和汤类,后来发现把在新加坡这套搬过去并不适合。我们现在专注在上海中央商业区,并改以便当形式,口味较能让当地人接受。”
去年初,王亭文也随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(IE Singapore)到印尼雅加达考察。“我们在那里有三家分店,但我认为能做得更好,因此下来也会积极发展,这是学习的过程。”
食物借用艺人名字 碳烤鸡排叫Selina
“我爱台妹”采用复合式做法,不单卖小吃,也卖各类泡泡茶,在扩充时进可攻,退可守。
虽然成立只有八年,但“我爱台妹”已多次转型,王亭文说:“我觉得餐饮业有点像时装界,两三年一小变,五年一大变,否则就会腻了。”
如一开始所卖的食物以台湾明星命名,但现在则侧重食物照片,明星名字的部分虽保留,但已不是主打的特点。
王亭文说:“不少台湾媒体来采访时有提到,有趣的是,当年用来取名的明星如SHE、大S、小S等,到现在其实仍然当红。我们转型而减少明星效应,但其实很多老顾客还是以此来点餐,如Selina就是碳烤鸡排。”
除了开启以快餐概念卖台湾小吃的做法,兼卖小吃和泡泡茶,也是“我爱台妹”的特点。王亭文说:“这么一来,我们吸引不同客源,在扩充时也可以选择其一,搭配灵活。”
BY 周自蕙新明日报 9 APR 2017 – 12:12